關于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全面推進復工復產的通知
陜肺炎辦發〔2020〕113號
各市(區)人民政府,省級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落實《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國發明電〔2020〕13號)精神,做好我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進企業復工復產達產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優化完善疫情防控舉措。健全常態化防控機制,壓實各市(區)和單位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嚴格執行境外來陜返陜人員集中隔離、檢測等措施,對復工復產企業人員按照愿檢盡檢原則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抓好無癥狀感染者發現報告管理等工作,把好疫情輸入關口。做好復工復產場所通風、消毒,加強健康監測和出入登記管理,及時掌握員工流動情況,落實員工個人防護要求,盡量減少人員聚集和集體活動。各市(區)要建立防疫物資供應保障機制,努力滿足企事業單位相關需求。做到常態防控與應急處置相結合,保留發熱門診和預檢、分診等制度,一旦發生疫情立即啟動實施應對預案并實行精準管控,做到無癥狀感染者、疑似和確診病例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防范聚集性疫情。
二、全面精準推進企業復工復產。要從應急性超常規防控向常態化防控轉變,全面梳理疫情發生以來出臺的各項規定,及時取消與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不相適應的防控措施。千方百計創造有利于復工復產的條件,不失時機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各市(區)和省級部門按照分管、行業、屬地三個原則,逐一對接企業,推進具備復工條件的企業全面復工;對于因客觀條件確實不能復工的,要協助企業做好轉型轉產工作,促進企業復工復產。
三、助力提高企業復產質量。分行業分領域梳理當前復工復產難點問題,研究分析主觀、客觀原因,提出更有針對性的創新性應對舉措。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及時幫助解決企業用工、資金、原材料供應等問題,促進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整體配套、協同復工,切實提高復工復產的整體效益和水平。對省內及來自低風險地區之間的人員,加強健康碼查驗,對健康碼為“綠碼”的人員流動(入境人員除外)原則上不再設置障礙。在有效防控前提下,做好客運恢復和返崗服務,提高復工企業的人員返崗率。積極做好產銷對接,推動大型建筑企業緊抓機遇,以市場化方式進行鋼材、水泥等大宗物資采購,幫助生產企業解決階段性銷售困難。
四、加大復工復產政策落實力度。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發揮省、市(區)政府設立的復工復產咨詢投訴專線作用,完善企業反映問題的協調解決機制。發揮好各行業協會作用,精準推送各項惠企政策。落實好國家現行系列減稅降費、援企穩崗政策。落實好新增專項再貸款優惠政策,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落實好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中小微企業房租減免政策。落實好優惠的用電用氣價格。
五、加強對困難行業和中小微企業扶持。制定相關行業在融資擔保、紓困基金等方面的有效支持舉措和非能行業發展的具體舉措。創新解決中小微企業在復工復產中遇到的難點、堵點問題,對重大事項“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簡化流程、快審速批。“一企一策”推動惠企金融政策落地,降低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擔保支持,加強清欠中小微企業賬款。對在疫情期間給予中小企業房租、標準化廠房租金、物業費用減免的縣域工業集中區、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中小企業特色載體給予一次性獎補。加大對個體工商戶的扶持力度,完善和落實稅費減免、房租減免、創業幫貸、融資擔保、降低用電用氣價格、減免檢驗檢測費用、優化環保許可程序等政策措施。國有大型企業要發揮主力軍作用,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帶動上下游產業和中小企業全面復工復產。
六、推動服務業復工復市。在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服務業行業由經營者自主決定復工復市時 間。對文化旅游、餐飲及空間密閉且人員集中的場所,通過預約、分流限流等控制人員密度。推動各類商場、市場復工復市,促進生活服務業正常經營,積極擴大居民消費。加強對會展、餐飲、旅游等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的日常監測,從裁員人數、破產數量、返崗等方面設定底線指標,建立健全應對機制。
七、抓好建筑施工企業復工復產。各市(區)及時調研所轄區域房建市政、水利、交通工程項目復工復產進展情況,針對存在建筑工地人員到崗低等短板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協調解決企業在復工復產中的問題和困難,發揮建筑行業對人員就業的支撐作用。省級主管部門要及時組織開展督導,加快推進建筑施工類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
八、強化復工復產對扶貧支撐作用。全力支持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盡快復工復產,提升帶貧能力。鼓勵大企業加大對扶貧的支持,對外出務工人員非個人原因返鄉的做好就業幫扶工作。支持中小微企業加大對扶貧就業的幫助,為貧困勞動力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業機會。著力加大產業扶貧力度,注重長期培育和支持種養業發展,繼續堅持扶貧小額信貸,確保產業扶貧的帶動作用。
九、加強風險預判。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預判復工復產各類場所的風險,有針對性地采取管控措施。要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抓緊解決復工復產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外企、外資、外貿存在的問題,力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確保復工復產企業連續穩定生產。
十、堅持問題導向。健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推進全面復工復產的工作機制,加強監測分析,加強對復工復產問題的研究解決,形成強大工作合力。堅持問題導向,積極主動作為,針對復工復產中的“痛點”“堵點”,啟動相應機制,加強服務指導,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推動全面復工復產,盡快達產達效。
陜西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年5月11日
|